根据焦化设备焦炉本体和鼓冷系统流程图,从焦炉出来的荒煤气进入之前,已被大量冷凝成液体,同时,煤气中夹带的煤尘,焦粉也被捕集下来,煤气中的水溶性的成分也溶入氨水中。焦油、氨水以及粉尘和焦油渣一起流入机械化焦油氨水分离池。分离后氨水循环使用,焦油送去集中加工,焦油渣可回配到煤料中炼焦煤气进入初冷器被直接冷却或间接冷却至常温,此时,残留在煤气中的水分和焦油被进一步除去。出初冷器后的煤气经机械捕焦油使悬浮在煤气中的焦油雾通过机械的方法除去,然后进入鼓风机被升压至19600帕(2000毫米水柱)左右。为了不影响以后的煤气精制的操作,例如硫铵带色、脱硫液老化等,使煤气通过电捕焦油器除去残余的焦油雾。为了防止萘在温度低时从煤气中结晶析出,煤气进入脱硫塔前设洗萘塔用于洗油吸收萘。在脱硫塔内用脱硫剂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与此同时,煤气中的氰化氢也被吸收了。煤气中的氨则在吸氨塔内被水或水溶液吸收产生液氨或硫铵。煤气经过吸氨塔时,由于硫酸吸收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煤气的温度升高,为不影响粗苯回收的操作,煤气经终冷塔降温后进入洗苯塔内,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环戊二烯等低沸点的炭化氢化合物和苯乙烯、萘古马隆等高沸点的物质,与此同时,有机硫化物也被除去了。
装煤推焦车装煤完毕(一般7分钟左右),加热也完毕,人工拆除蒸汽接头,装煤推焦车驶离煤塔工作。蒸汽加热保温工人频繁拆装管接头劳动强度大(平均25分钟拆装一次);车辆在装煤推焦过程中无持续加热过程,在较寒冷条件下,煤箱易冻箱。针对此问题,我们改用电加热保温,采用32块功率为1000w的电加热器均布加装在煤箱两侧壁上,电加热器外面加盖板保温。电加热器工作后的热量沿煤箱的金属壁传导到给煤饼实现保温加热。电源从焦炉设备配件机侧磨电道取电,保证了煤箱的持续加热保温效果,且不用专人负责煤箱保温,节约了人力资源。2006年冬季投入使用后实际效果不理想,屡有冻箱故障发生。我们现场用红外测温仪在气温为-17℃环境中实测发现有煤箱壁大部分温度在10℃以上,靠近加热器区域甚至温度可达60℃。但也有30%区域温度在0℃以下,最低-5℃,证明原加热器位置选择及数量不合理。
我们根据实测数据,又在合适位置加了十组加热器,基本解决了煤箱冬季冻箱问题。
2007年冬季某厂发生一次严重冻箱事故。事故起因是其他设备出现故障停机处理,这时在煤箱中已打好煤饼,虽然有电加热持续加热,但在-20℃的低温下,两个小时后,煤箱和煤饼已完全冻结在一起,无法用焦炉推焦杆推出。我们采用蒸汽明火烘烤煤箱等方法都无法解冻,最后人工花了5个小时将煤饼从煤箱中扒出。通过这次事故,我们规定冬季在停机情况不许打煤饼。如果已经打好煤饼,在气温-10℃左右两个小时内,-20℃一个小时内必须将煤饼送至间台送煤板试验台处推出,人工打扫,保证不发生冻箱事故。